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欧美一区亚洲一区,亚洲精品成人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辦好合作社 種棉集約化――記新疆沙灣市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何洪濤

作者:admin 時間:2023-10-29 06:43 點擊:
導讀:

  從春天棉花播種出苗、夏天灌水施肥化控,到秋天結鈴吐絮采摘……每個棉花的重要生長期,新疆沙灣市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理事長何洪濤都格外操心陪伴自己十幾年的棉花地。

  2013年,何洪濤創辦了沙灣市大泉鄉第一家種植合作社。10年時間,合作社從最初的67戶社員增加到現在的近3000戶,土地從過去的2800多畝增加到現在的4.8萬多畝,涉及沙灣市3個鄉鎮的9個村以及周圍團場的2個連隊。

  多年來,何洪濤帶領合作社成員走出一條管理標準化、生產規?;?、經營集約化的新型農業產業化之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何洪濤先后獲得“全國百名杰出新型職業農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扎根農村種好地

  今年50歲的何洪濤是大泉鄉燒坊莊子村人。從塔里木大學農學專業畢業后,何洪濤曾在水利部門工作,之后在大泉鄉燒坊莊子村擔任黨支部書記。2009年,何洪濤又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129團經營家庭農場。

  出生在農民家庭的何洪濤從小就跟土地打交道。他告訴記者,當時的129團有近千畝土地,在那里種地讓他積累了很多技術經驗,認識到土地集約化管理的優勢?!澳抢锖茉缇烷_始實行大塊條田的機械化種植、機械化采收,同時,還有很多先進的播種技術、病蟲害防治手段等?!焙魏闈f。

  2012年,得知燒坊莊子村要實行土地流轉,何洪濤便將129團的農場轉包出去回到了村里。由于有合作社經營的經歷和經驗,何洪濤把自己的想法向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分享并達成共識――創辦一家集約化管理土地的合作社?!耙郧?,農民種地費時費力,成本高卻產量不高,收入也不多,所以就有了整合土地搞合作社的想法,這樣不僅能增加土地效益,還能改變農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焙魏闈f。

  那時候成立合作社組織農業生產,對村民們來說是個新鮮事兒。一開始,為了讓大家加入進來,何洪濤請來農業專家到村里講課,去村民家里做工作,發動種植大戶外出考察?!皫еh員、群眾代表、村民,講合作社如何運營、如何入股、怎么分紅,大大小小開過50多次會?!焙魏闈f。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3年1月,沙灣市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正式成立,有社員67戶,入股土地2800多畝。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廣機械化種植技術?!拔覀儗iT在地里召開社員大會,讓大家觀看機械化采摘棉花的效果。通過對比,大家增加了搞機械化種植的決心。”何洪濤告訴記者,要得到農民的信任,就要認認真真帶著他們干。

  如今,合作社土地面積近5萬畝,還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制定統一種植、統一技術、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的“六統一”管理機制,確保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

  試驗田里搞創新

  棉田里,沙灣市現代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正在運行?!敖鼛啄?,合作社的農戶都應用了智慧農業云平臺、水肥一體化智能監控系統、農田區域小氣候環境監測系統等智慧化系統?!焙魏闈f。

  新技術的應用,歸功于合作社成立以后,何洪濤一直嘗試讓社員們接受新觀念。

  2013年,何洪濤把“干播濕出”“精量播種”“側封土”等當時先進的農業技術引進合作社,但大多數農戶不愿意接受。當時種地普遍是一穴多種,合作社采用的精量播種技術是一穴一種。按照傳統種植習慣,單棵苗容易造成不出苗減產的情況?!啊刹癯觥シN技術也遭到反對。百姓對于這種技術不認可,經常有不理解的社員攔著播種機不讓作業?!焙魏闈f。

  為了打消社員們的顧慮,何洪濤和技術員只能一遍遍解釋,直到棉苗出土以后,看到長勢良好,社員們才消除了顧慮。當年棉花采收后,合作社每畝地分紅800多元,高出散戶每畝地400多元的收入。“真金白銀”不僅讓大家看到了農業機械化帶來的效益,也增加了大家對合作社的信心。

  何洪濤說:“村里的百姓都說‘原來地還可以這樣種’。大家的種地觀念有了新變化,合作社在新技術推廣上也越來越順利?!?/p>

  為了進一步提高棉花產量和品質,近年來,何洪濤帶領社員們不斷學習、不斷創新。“幾乎每年我們都會分批次帶著社員們外出了解農田管理新技術,學習合作社管理運營新模式,保證合作社發展向前向好。”何洪濤說。

  在品種改良方面,合作社先后與5家棉種企業合作,建立了6個應用新品種的試驗田,掌握了棉花新品種的先進種植技術;在農機方面,在沙灣市率先使用農機管理平臺、農機監控系統、北斗導航等,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在農田水肥方面,運用蟲情測報燈、水濕度測量器、墑情傳感器和水肥自動化系統,每畝地可節約化肥5%、節約成本約25元。

  從2021年開始,何洪濤又帶領合作社試驗種植4.4米棉花超寬膜栽培。何洪濤說:“以前都用2.05米的膜,鋪上超寬膜后,保墑、增溫效果明顯,加快了棉花生育進程,棉花出苗快,現蕾早,結鈴多,也能提高棉花的采凈率?!?/p>

  新技術帶來的改變有目共睹。沙灣市大泉鄉燒坊莊子村村民、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社員王東江說:“使用超寬膜后,每畝地可增加近60公斤產量,根據測算,平均每畝增收200元以上?!?/p>

  激發創業積極性

  “只要打開這個APP,就能開關閥門控制灌溉?!贝笕l燒坊莊子村村民桑軍明邊為記者講解,邊在手機上熟練地操作著智能灌溉系統。

  桑軍明是最早一批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如今是合作社的田間管理小組長,負責對棉田的濕度、溫度等情況進行登記和管理。他說,合作社應用了智能系統,在電腦上就可以實現對棉花墑情、病蟲害、產量等多方面的實時監測。桑軍明說,如今和十幾年前不同,現在一個人就可以輕松管理幾千畝棉花地,一年管理收入達5萬多元。

  除了管理費用,桑軍明還把家里的60多畝地流轉給合作社,能拿到10余萬元的分紅?!白约悍N地可掙不了那么多錢?!鄙\娒髡f。

  帶著大家干,幫助村民賺。從2013年合作社成立至今,大部分社員選擇把土地交給合作社管理后,自己或外出務工,或留在合作社從事管理工作。

  如今,合作社劃分了田間管理組、水肥管理組、植保組、機械采收組,共有130余位社員參與其中。“他們每月基本收入不低于6000元。”何洪濤說,除此之外,每年超過目標產量還會有獎金。

  為了讓大家干勁更足、讓合作社運營更加順暢,從2014年開始,合作社設置了監事會,每個月監事會成員都要做財務匯報、公布財務收支情況。同時,合作社采取了田間管理、稅費管理、質保管理和機械采收人員循環監督的模式,激發了大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社員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去年,合作社社員畝均分紅1800多元。

  通過合作社多年帶動,二三產業蓬勃發展,僅燒坊莊子村就有300余名勞動力走出農田,年人均增收近3萬元;蘇來曼手工刀作坊、韓艷紅腌漬坊、滴灌帶廠、涂料廠等一批特色企業涌現。

  沙灣市雙泉農業專業合作社社員王東江說:“自成立以來,合作社一年一個變化。何洪濤帶來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新技術、新觀念,我們現在越干越有信心,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p>

  對于今后的打算,何洪濤說,合作社計劃創建“無人農場”,采用大數據、智慧農業、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輻射帶動周邊11個鄉鎮、開發區及7個團場,推廣新技術、使用新農資,讓農業種植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讓更多農民生活越來越美好。

  “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帶領農戶增收致富?!焙魏闈f,“今后,我會把這份榮譽轉化為繼續推廣棉田新技術的動力,爭取種出更多好棉花,帶領更多農民過上好日子?!?(經濟日報記者 耿丹丹)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mfzxfx.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新蔡县| 兴安县| 丰城市| 南投县| 徐闻县| 中超| 长岭县| 喀什市| 吉木萨尔县| 芦溪县| 海兴县| 岳阳县| 承德市| 贡嘎县| 桐柏县| 鲜城| 青川县| 苗栗市| 延川县| 许昌市| 汝南县| 锡林浩特市| 祁门县| 内黄县| 长岛县| 乐东| 财经| 镇康县| 清镇市| 隆子县| 桐柏县| 扶余县| 曲沃县| 林周县| 宁化县| 宽甸| 鄢陵县| 丰都县| 绥芬河市|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