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干”演繹完美的“落實”
青春是一首奮斗的史詩。年輕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建設者,當樹立深入基層、淬煉成長、實干為民的好樣子,不斷增強意志力、堅韌力、自制力,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奮勇爭先、建功立業,努力成為造福人民的實干家,創造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業績!
牢記“宗旨意識”,拉近與群眾溝通的“距離”。廣大年輕干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心系百姓、情牽百姓,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同時,不斷優化服務方式,用“熱情”溫暖人民群眾對我們充滿懷疑的疏離眼神,用“微笑”化解我們與群眾間的陌生,從而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切實為民服務解難題。
用好“淬煉”利器,跑出成長“加速度”。既然“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年輕干部所匱乏的就是實戰的經驗,就是群眾基礎,就是第一手資料的收集。因此,要將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信訪維穩、重點項目建設等急重險難的崗位,作為年輕干部成長的“磨刀石”和“練兵場”,讓年輕干部在征地拆遷工作中,多當幾次“熱鍋上的螞蟻”,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多接幾次“燙手山芋”,才能經風雨、增才干、促提升。
用“實干”演繹完美的“落實”。“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大家都知道“落實”的重要性。對于“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工作,年輕干部要切切實實地走到群眾中去,更要踏踏實實地為群眾做事,撲下身子才能狠抓工作落實,光說不做是“嘴把式”,無論哪一項工作,只要得到落實,就有現實情況來印證,真抓實干才能出成效,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做資料”是萬萬不能抓好工作落實的,所以年輕干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氣和決心,憑借“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膽識和魄力,抓好落實,將基層工作做得更加出色。(羅粒芝)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