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種業技術創新體系
日前,湖南省懷化市組織農業農村局、科技局等單位相關專家來到懷化溆浦縣和洪江市高產栽培試驗示范點,對優質高產雜交水稻進行田間測產。經專家組測產,“紅兩優1566”最高畝產達761.7公斤,喜獲高產增收。“‘紅兩優1566’是突破傳統選育技術育成的集優質、高產、穩產、香型于一體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具有抗倒、抗逆、抗病蟲害等優點,今年在多地進行推廣試種,帶動農民增產增收。”育制種企業湖南奧譜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振華說。
作為世界雜交水稻發源地、全國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市,懷化常年雜交水稻制種面積12萬畝以上,年產優質雜交水稻種子2200萬公斤以上,制種面積和產量占湖南全省1/3、占全國1/10。近年來,懷化圍繞打造“國際種業之都”的發展戰略,制定出臺了《懷化市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懷化市種業及糧食加工產業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等文件,推動種業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發展。
推進種業發展,種質資源保護是基礎。在懷化市農科院的水稻種質資源庫里保存著來自當地不同地方、不同年份的上萬份資源。“農作物種質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現代種業發展的基石。”懷化市農科院副院長向太友介紹,近年來,懷化市對當地種質資源進行全面系統調查,搶救性收集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和地方特色品種,現已收集果樹、水稻、蔬菜、茶葉、旱糧、畜禽等本地特色種質資源553份,已建成茶葉、蔬菜、旱糧種質資源圃,收集保護地方特色種質資源83個。“《懷化市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積極加強與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對接,全力推進懷化種業創新中心建設。懷化種業創新中心將配備現代化的種業實驗室,建設種質資源庫、育種實驗示范基地,積極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實驗示范。”向太友說。
近年來,懷化市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技術為依托、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種業技術創新體系,種業創新基礎進一步夯實。今年7月,岳麓山種業創新中心大湘西區域中心在懷化掛牌成立。目前,懷化有國家雜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懷化分中心等制種育種平臺15個,常年在懷化雜交水稻制種企業48家。記者從農業銀行懷化分行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末,該行累計發放種業振興和糧食安全等重點領域貸款3.7億元,先后支持了一批骨干制種企業和230多戶種業大戶。懷化市現有種業專業合作社68家,種業專業大戶286戶,擁有糧食、畜禽、水產等種業龍頭企業48家。
懷化在種業及糧食加工產業鏈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出,以雜交水稻制種為主,中藥材、水果、畜禽水產、林木等種業多元并舉,加快建設“雪峰山現代種業發展帶”。目前,懷化確定的17個種業及糧食加工產業鏈重點支撐項目推進順利,今年上半年實現種業及糧食加工產業鏈產值104.78億元,產業鏈規模以上加工企業總產值增速達13.6%。 (經濟日報記者 謝 瑤)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