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德基金: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仍在增強
上周是十一長假后的首個交易周,周四在兩融資金大幅回流下市場整體表現較強,上證指數突破3900點,而周五在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升溫后有所調整。全周來看,創業板周跌3.86%,科創50周跌2.85%。行業來看,上周有色、煤炭、鋼鐵表現較好,而傳媒、電子、計算機跌幅較多。
國慶長假前后的市場消息層面,9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出口管制穿透性規則,對被列入美“實體清單”等的企業持股超過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目標直指中國企業;10月8日,美國商務部等宣布再制裁15家中國公司;10月9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對購買伊朗石油的中國煉油廠實施第四輪制裁;除此之外,美國對中國制造和中國所有的貨船進入美國港口征收高額停泊費,將在本月14日開始實施。上述這些舉措被廣泛認為是美方為中美下一輪談判制造新籌碼。對此,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委在十一長假結束后出臺多項措施予以反制,包括收緊稀土出口限制、對高通發起反壟斷調查、對美國船只征收新的港口費用等。特朗普10月11日表示,美國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征收額外100%的關稅,并對所有關鍵軟件實施出口管制。美國市場也對此做出了劇烈反應,納斯達克指數下跌3.56%,紐交所原油價格下跌超過5%。
資金層面,融資融券余額在國慶長假前出現了小幅下滑,10月9日節后開盤第一天,融資余額凈流入超過500億元,是去年10月8日當天凈流入1075億元以來的第二高水平。泓德基金表示,這顯示出高凈值投資者對國內權益市場的樂觀程度依然較高。公募基金方面,基金業協會發布的行業8月底數據顯示,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總份額相較于7月底小幅增加了300億份。泓德基金對此表示,隨著國內權益市場的逐漸走好,基金投資者對于權益產品的風險偏好開始慢慢提升,這一點,也從9月以來的ETF凈申購數據中有所體現。
綜合來看,泓德基金認為,目前國內權益市場處于近十年來的相對高位,上證指數在3900點附近震蕩,雖然10月10日的調整已經釋放了一部分風險,但是隨著中美貿易摩擦的再度升溫,短期的波動預計會加大,出現調整可能在所難免。波動不一定代表方向反轉,而可能是情緒消化的過程。這一輪之后,全球投資者或許會更清楚地看到: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仍在增強。
從債券市場看,上周債券市場走勢呈現分化格局,超長端利率債表現偏弱,10y以內表現相對較強。直至10月11日,國慶調休日非銀未參與交易的背景下,受突發關稅博弈影響,長久期品種大幅下行。
從未來貨幣政策導向來看,預計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貨幣政策也會繼續大力度支持配合,流動性不需要太過擔憂,泓德基金分析,目前債市最大的擾動除了“股債蹺蹺板”以外,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央行總量政策的邊際變化,整體來看,需要關注的重點,是流動性較弱的信用債因潛在贖回風險帶來的短期流動性沖擊;第二是前期央行對增量政策的表述篇謹慎的態度,但突發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環境下,基本面定價、寬貨幣的必要性等因素重新對債市產生影響,整體來看信用債短期內預防性規避弱流動性資產,還有基金偏好債券品種(政金、二永、長端國債)的價值重估需要短期規避,關稅沖突主要還是博弈方式,真正落地的概率不高,市場定價后預防利空落地后的回調,重點關注中短端中高等級債券。
風險提示:本材料中的觀點和判斷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或實際的投資結果。本基金管理人不保證其中的觀點和判斷不會發生任何調整或變更,且不就材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甬a品由基金管理公司發行與管理,銷售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風險管理責任。
責任編輯:網絡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