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絕世孤寶打造“數(shù)字分身”
將“國寶”曾侯乙尊盤“拆解”又“復原”、文物“全身”擁有100多處焊接點……湖北省博物館近日對外公布曾侯乙尊盤三維數(shù)字化復原視頻,這件絕世孤寶從此擁有了數(shù)字化“復制件”,其紛繁復雜的結構、舉世無雙的造型,映射出古人高超的工藝思想和中華文化的卓越成就。
曾侯乙尊盤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這件戰(zhàn)國時期的盛酒器玲瓏剔透、巧奪天工,陳列在湖北省博物館的曾侯乙展廳。每天成百上千名游客慕名前往展廳“打卡”,端詳其繁縟的紋樣,數(shù)一數(shù)其數(shù)以百計的“零部件”,無不驚嘆于它的巧奪天工。
曾侯乙尊盤的內部結構是什么樣?文物全身究竟有多少只爬獸和小龍?2400年前的工匠如何鑄造這件驚世之作?近年來,湖北省博物館聯(lián)合故宮博物院,成功運用工業(yè)CT技術,首次獲取了尊盤完整的三維結構模型,并精心制作了三維數(shù)字化復原視頻。
這一視頻為觀眾呈現(xiàn)了曾侯乙尊盤的內外全貌――尊盤四面對稱,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成。整個尊有1具尊體和33只附件、19只U形鎖扣,并通過32處鉛錫焊、23處銅焊接連成一體,就連尊體頸部4只爬獸的舌頭都有焊接的痕跡。盤沿一圈鏤空蟠虺紋分8段,與盤體鑄接而成。整個盤有1具盤體和44只附件,通過8處鑄接、52處鉛錫焊、4處銅焊接連成一體。
故宮博物院文物保護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曲亮介紹,尊盤有很多復雜的鏤空工藝,傳統(tǒng)掃描無法獲取。本次復原主要運用工業(yè)CT技術,可以穿透高密度的青銅器,把肉眼看不到的內部結構都探查出來。
“曾侯乙尊盤的三維數(shù)字化復原視頻是國內首次系統(tǒng)利用CT數(shù)據(jù)制作得到的解讀青銅器文物工藝的視頻,也是現(xiàn)代科技手段在文物工藝認知上的優(yōu)秀示范。”曲亮說。
“曾侯乙尊盤是先秦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此前沒人能完全了解尊和盤內部的結構,因此這件文物至今無法被真正復制?!蔽錆h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昌平說,如今通過三維數(shù)字化復原,將曾侯乙尊盤研究的學術成果展現(xiàn)出來,讓觀眾真正感受到這件文物“很厲害”。
項目負責人、湖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研究館員江旭東說,這項工作先后10余人參與、歷時近4年時間完成,看到文物愛好者這么驚喜,他也倍感振奮。“這件數(shù)字化‘復制件’拓展了文物研究的深度,拓寬了文物展示利用的維度。曾侯乙尊盤的復制件問世,未來可期。”江旭東說。
下一篇:
隨便看看:
- [資訊]北京招商引資結碩果 “兩區(qū)”新增落地項目2632個
- [資訊]張江奉賢園十周年:化繭成蝶 打造“南上海”高新技術創(chuàng)新園區(qū)
- [資訊]上交所問詢天宸股份:房地產業(yè)務是否提前確認收入 高毛利率是否
- [資訊]17 年創(chuàng)新與堅守,小熊電器與年輕人的同頻共振玩出花
- [資訊]盤點“五一”假期云南假日市場消費旺活力足
- [資訊]心血管病專家洪昭光逝世,曾與數(shù)學家華羅庚合作研制降壓藥
- [資訊]工信部批復中國移動開展5G地空通信技術試驗
- [資訊]交通安全進學校,平安出行記心間
- [資訊]補上糧食產地烘干機械化短板
- [資訊]區(qū)審計局開展本區(qū)教育領域竣工決算項目 聯(lián)合進點會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