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時評: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了當前“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部署2024年“三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2023年,我國克服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多重不利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了13908億斤,且連續9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同時,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這是黨中央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級政府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的結果;是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強國建設、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果;是各地支農惠農政策得力,農民群眾努力耕耘,良田良種良法共同發力的結果。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盡管我國“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但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仍是社會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況且,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這也昭示著,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點難點都在農村,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和重要內容。面向未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切實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當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因此,各地應緊緊圍繞“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村的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這一客觀現實,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健全上下貫通、協調推進的工作體系,立足現代農業發展實際,順應產業發展規律,以農業農村特色優勢資源為主體,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有效發揮市場和政府作用,大力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賦能。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為落實好中央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不僅要強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還要進一步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加強作風建設,大興調查研究,順應自然規律、經濟規律、社會發展規律,把握好工作時度效。為實現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更需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廣泛匯集各方力量,以釘釘子精神抓好黨中央“三農”工作決策部署落實落地,當前尤其要以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牢牢把握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著力夯基礎、穩產能、防風險、增活力,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
做好“三農”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堅信:只要各級黨員干部帶頭把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定能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作者:潘楓 劉純銀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