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必修課”,當好為民“孺子牛”
導讀:
對廣大年輕干部來說,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時,只有講好群眾話,做好調查研究,干出實事,才能在農村的廣闊舞臺上留下自己輝煌的成績。
修好“調研課”,走訪群眾有熱情。年輕干部要勤走訪、知民情,才能解難題、順民心。聯系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基層年輕干部要拒絕“足不出戶”談振興,在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心要熱、腿要勤,把深入農戶的結對走訪“做實”不“作秀”,摸到實情、聽準需求,想出辦法,助農增收,一家一戶做好“消薄增收”工作,為鄉村振興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
修好“實踐課”,解決難題有本領。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如果知識不夠、眼界不寬、能力不強,就會耽誤事。年輕干部要練本領、善作為。加強學習擴大視野,為聯系村的發展出謀劃策;窮盡辦法調動資源,為結對戶的收入困境尋求出路;只有這樣才能通過一點點的改變慢慢成長為擔當作為的奮斗者,在鄉村振興的廣闊舞臺上發揮更大的價值。
修好群眾“必修課”,當好孺子牛。群眾利益無小事。從“心里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人民公仆焦裕祿、到“放棄留在大城市的機會,主動回到鄉村”的黃文秀同志,無一不是心懷大愛的好干部。年輕干部要有“衙齋臥聽蕭蕭竹,疑似民間疾苦聲”的愛民情懷,既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要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一塊苦、一起干,在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上精準施策,甘當為民服務的孺子牛,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周宇池)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