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促鄉土人才“破繭成蝶”
“治國經邦,人才為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人為中心,聚焦鄉村人才振興存在的問題,堅持思變破局,遵循人才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培育一批新型農村人才隊伍,探索一條鄉村人才振興之路。
多形式招引,變“只出不進”為“能進能出”。加強鄉村人才招引,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首要任務。要唱好“回鄉引”這出戲,瞄準返鄉大學生、退伍軍人等群體,做好節日慰問、拜訪聯誼等鄉情紐帶連結,在回鄉創業方面給予準入、稅收、土地等政策優惠,激勵形成“引鳳還巢”潮流。要用好“市場引”這個規律,以農業價值洼地為基礎,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承包地等“三權分置改革”,因地制宜打造農商文旅融合項目,牢牢把握“消費城市”向“消費鄉村”延伸的市場發展趨勢,營造農用地認種、觀光消費等新業態,推動農業比較效益不斷攀升,吸引“都市人”投身鄉村發展。要做好“制度引”相關設計,圍繞彌補產業發展、村級治理等短板,建立人才需求清單發布機制,靈活運用網絡招募等渠道,精準對接人才供需市場。
多維度培育,變“舊村民”為“新農人”。健全職業培訓體系,建立人才持續發展機制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關鍵環節。堅持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既要做好專門培訓學校系統教學的全面提升,也要做好農民夜校等符合村民生產生活教學方式的緊密銜接,靈活開展“集訓+輪訓”“必學+選學”,達到漲知識又接地氣的效果。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要聘請熟悉農村特點、掌握農村發展規律、會說農民話的“大專家”授課,也要組織從鄉鎮成長起來的干部、被普遍認可的致富能手等“土秀才”上臺,以效果為導向組織師資力量,讓村民聽得起勁、鼓得起掌。
多層次帶動,變“旁觀者”為“主人翁”。促進村民主體意識轉變,讓村民做主角是鄉村人才振興的內生動力。要激發鄉村能人的“頭羊”效應。鄉村能人是農村新知識和新技術的先行者,是自力更生和創業就業的示范者。要樹立鄉村能人標桿榜樣,弘揚崇能效德新風尚,以產業鏈對用人需求為基礎,不斷提升村民的綜合素質,通過鄉村能人的帶動輻射,搞活一片經濟、富裕一鄉村民,用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激發村民參與建設美麗鄉村的積極性。要發揮新鄉賢示范帶動作用。新鄉賢扎根鄉土,德高望重,做事公道能服人,是一股匯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楊陽)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