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臺商投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并舉加強企業證照監管
為進一步加大市場主體監管力度,泉州臺商投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從“日常監管、專項整治、協同監管、宣傳引導”四向發力,持續規范轄區證照管理工作,打造寬嚴有序的營商環境,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夯實日常監管,厘清市場主體基數,促進市場主體健康有序發展。夯實事前監管,會同行政審批部門嚴把市場經營主體準入關,全面核查清理經營的主體資格,對企業登記管理活動加強監督,尤其是中介機構參與待辦營業執照的監督,及時查處違規違法行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全面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明確檢查要點、檢查方式,防止抽查檢查工作流于形式。如,把檢查結果納入抽查對象的信用記錄,分門別類依法做好責令整改、線索移送、立案調查、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后續處理工作。對未按規定逾期年報的或者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依法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因未年報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和嚴重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通過信息公示共享、部門聯合和失信聯合懲戒。今年來,共列入經營異常名錄602家,嚴重失信企業252家。同時,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推進長期未經營企業吊銷出清工作。以長期未經營企業(以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屆滿三年仍未履行相關義務和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市場主體為重點對象)為清理對象,截至目前擬吊銷出清企業219戶。
開展專項整治,打擊非法經營主體,引導市場主體守法誠信經營。分析企業非法經營活動呈現的新動向、新手段和新特點,以更嚴格的監管措施、更嚴厲的懲治手段、更廣泛的宣傳教育,開展專項整治工作,嚴打各類違法行為,形成嚴打高壓態勢。深挖嚴查日常監管、監督抽查、集中整治、群眾舉報等發現的違法行為線索,借力鎮網格化管理模式,將“非法經營”工作納入社會治理網格體系,把非法經營查處與安全生產、消防安全、“兩違”綜合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經常性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增強對非法經營活動打擊的震懾力。今年來,依法依規對法人營業執照及對公賬戶出借他人騙取專利獎勵金的9家涉案企業和存在注冊用于騙取貸款等違法行為的7家涉案企業進行查處,并予以吊銷營業執照的頂格處罰。
強化協同監管,提升信用監管效能,推動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加強部門協作,建立健全問題線索移送等協同配合機制,推動構建依法行政、綜合施策、多方參與、共同治理的監管模式。嚴格落實行刑銜接工作要求,健全完善聯合執法、監督檢查、情況通報、案件移送等工作機制,加速推進信息快速查詢和調查取證協作等機制建設,形成信息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格局。同時,不斷推進信用修復程序便利化,制發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優化企業信用修復十條措施。截至目前,已累計修復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信息228條,個體工商戶經營異常狀態2319條,行政處罰信息2條。
加大宣傳引導,推動社會共治共享,營造市場主體發展“暖”環境。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微信公眾號、短信等各類宣傳媒介,經常性廣泛宣傳登記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增強市場主體誠信守法和責任意識。如,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為載體,開展層次豐富、形式靈活的宣傳教育活動,經常性深入一線開展法律宣傳,努力培育誠實信用、依法經營的市場主體,打造誠信有序的市場環境。聯合區誠信促進會開展誠信系列宣傳活動,推進誠信進企業,倡導依法誠信經營,營造“誠信臺商區”的濃厚氛圍。同時,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大力宣傳12315投訴舉報平臺和熱線,引導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監督;及時關注媒體社會輿論,加強網絡輿論巡查處置,回應社會關切。今年以來共處理咨詢投訴舉報件253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6.7萬元。(黃實權 朱艷紅)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