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欧美一区亚洲一区,亚洲精品成人一区,在线不卡日本v二区707

網站地圖 - 關于我們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業界 > 頭條 正文

最高檢發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作者:admin 時間:2023-10-25 11:10 點擊:
導讀:

  最高檢發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四大檢察”法律監督質效穩步向好

  10月25日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構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現代化制度體系,強化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通過高質效檢察履職,各項檢察業務持續健康發展,“四大檢察”法律監督質效穩步向好。

  在刑事檢察方面,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52萬人;不捕39.2萬人,不捕率43%。共決定起訴118.2萬人,不起訴41.1萬人,不訴率25.8%。

  在民事檢察方面,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結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5.5萬件,提出監督意見1萬余件,其中提出抗訴250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700余件;對民事審判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5.3萬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4.5%;對民事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5.1萬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4.2%。

  在行政檢察方面,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結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5萬余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訴13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300余件;對行政審判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1.1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8%;對行政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2.4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1%。

  在公益訴訟檢察方面,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2萬余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類立案1.8萬件,行政公益訴訟類立案13.4萬件。行政公益訴訟提出訴前檢察建議9.6萬件,98.4%的案件在訴前得到解決。全國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8500余件。同期,法院一審裁判支持率99.6%。

  值得注意的是,在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方面,今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2萬人,同比上升49.7%。審查起訴案件所涉罪名,主要是侵犯商標類犯罪,共1.7萬余人;侵犯著作權類犯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增幅較大,分別為2000余人和260余人,同比分別上升1.95倍和1倍。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900余件,同比上升2.1倍。其中,民事檢察監督案件1700余件,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70件。立案辦理知識產權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30余件。

  此次發布的數據還包括入額院領導辦案情況。今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入額院領導共辦理案件53.9萬件。其中各級院檢察長辦理4.6萬件,占8.6%;副檢察長、檢委會專職委員及其他入額院領導辦理49.3萬件,占91.4%。

  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

  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依法能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能,以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關于刑事檢察工作情況

  (一)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嫌疑人52萬人;不捕39.2萬人,不捕率43%。共決定起訴118.2萬人,不起訴41.1萬人,不訴率25.8%。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情況。已辦理的審查起訴案件中,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審結人數占同期審結人數的90%以上;檢察機關提出確定刑量刑建議占量刑建議提出數的95%以上;對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法院采納人數占同期提出量刑建議數的97.8%。

  (三)刑事訴訟監督辦案情況

  1.立案監督。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開展立案(撤案)監督9.6萬件;監督后公安機關已立案(撤案)9萬件。

  2.糾正偵查活動違法。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針對偵查活動違法行為,提出糾正31.1萬件次,監督采納率97.4%。

  3.刑事抗訴。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提出抗訴5300余件,法院采納抗訴意見改判和發回重審3000余件,占審結總數的74.2%。

  4.糾正刑事審判活動違法。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針對刑事審判活動中違法行為,提出糾正1.5萬件次,同期審判機關采納率99.2%。

  (四)刑事執行檢察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不當提出糾正違法通知書及檢察建議8700余人;對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嚴重違法行為提出糾正14.4萬件;對監外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糾正7.6萬人;對財產性判項執行履職不當提出糾正5.1萬件。

  (五)辦理司法工作人員職務犯罪案件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偵查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1576人。

  二、關于民事檢察工作情況

  (一)對民事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結民事生效裁判監督案件5.5萬件,提出監督意見1萬余件,其中提出抗訴250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700余件。抗訴改變率93.8%,再審檢察建議采納率71%。

  (二)對民事審判活動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民事審判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5.3萬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4.5%。

  (三)對民事執行活動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民事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5.1萬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4.2%。

  (四)對民事虛假訴訟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提出的民事訴訟監督意見中涉及虛假訴訟6200余件。

  (五)民事支持起訴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支持起訴5.8萬件,其中支持農民工起訴3.8萬件。

  三、關于行政檢察工作情況

  (一)對行政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結行政生效裁判監督案件1.5萬余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抗訴130余件;法院再審改變60余件,占審結數的79.5%。提出再審檢察建議300余件,法院同期裁定再審220余件,采納率73.8%。

  (二)對行政審判活動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行政審判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1.1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8%。

  (三)對行政執行活動監督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對行政執行活動違法行為提出檢察建議2.4萬余件,法院同期采納率91%。

  (四)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情況。2023年1至9月,共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1.1萬余件。

  四、關于公益訴訟檢察工作情況

  (一)立案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2萬余件。其中民事公益訴訟類立案1.8萬件,行政公益訴訟類立案13.4萬件。

  (二)訴前整改情況。2023年1至9月,行政公益訴訟提出訴前檢察建議9.6萬件,98.4%的案件在訴前得到解決。

  (三)提起訴訟和判決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提起公益訴訟8500余件。同期,法院一審裁判支持率99.6%。

  五、關于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情況

  (一)審查逮捕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8萬余人,不捕3萬余人,不捕率為62%。同期,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準逮捕4.1萬人。

  (二)審查起訴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決定起訴2.6萬人,不起訴2.8萬人,不訴率51.8%。審結時,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2.2萬人,占審結數的38.7%。同期,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決定起訴4.6萬人。

  (三)有關特殊制度適用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通過幫教回訪、心理疏導、家庭教育指導等形式對不批捕、不起訴、被判處刑罰、未達刑事責任年齡不受刑事處罰等人員開展特殊預防3500余次;開展法治巡講1.3萬余次。

  六、關于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情況

  (一)刑事檢察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2.2萬人,同比上升49.7%。審查起訴案件所涉罪名,主要是侵犯商標類犯罪,共1.7萬余人;侵犯著作權類犯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罪增幅較大,分別為2000余人和260余人,同比分別上升1.95倍和1倍。

  (二)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知識產權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900余件,同比上升2.1倍。其中,民事檢察監督案件1700余件,行政檢察監督案件170件。立案辦理知識產權領域公益訴訟案件330余件。

  七、關于控告申訴檢察工作情況

  (一)信訪工作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接收群眾信訪64.6萬件;重復信訪17.7萬件。受理刑事賠償申請500余件,決定給予刑事賠償380余件。

  (二)司法救助工作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實際救助5.8萬余人。

  八、其他工作情況

  (一)入額院領導辦案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入額院領導共辦理案件53.9萬件。其中各級院檢察長辦理4.6萬件,占8.6%;副檢察長、檢委會專職委員及其他入額院領導辦理49.3萬件,占91.4%。

  入額院領導辦理案件中,刑事檢察類案件(含刑事執行檢察、未成年人檢察、控告申訴檢察)39萬件;民事、行政檢察類案件7萬件;公益訴訟檢察類案件4.4萬件;案件管理類案件3.5萬件。

  (二)檢察長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情況。2023年1至9月,全國各級檢察院檢察長、受檢察長委托的副檢察長,共列席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會議1.1萬人次。

  最高檢案管辦負責人就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答記者問

  今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并不斷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前三季度檢察業務數據呈現出哪些突出變化?最高人民檢察院于10月25日向社會發布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結合發布的辦案數據,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最高檢提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是新時代新征程檢察履職辦案的基本價值追求。從前三季度主要辦案數據看,檢察機關是如何通過檢察履職實現“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個目標的?

  案管辦負責人: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求“所有司法機關都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標來改進工作”。全國檢察機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持之以恒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全面構建檢察機關法律監督現代化制度體系,強化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制約監督,通過高質效檢察履職,確保檢察辦案質量、效率、效果有機統一于公平正義。

  一是加強對刑事訴訟活動的制約監督,維護司法公正。依法正確履行刑事訴訟基本職能,推動構建以證據為核心的刑事指控體系。落實法定標準,遵循法定程序,2023年1至9月,批捕52萬人、起訴118.2萬人;糾正公安機關遺漏提請逮捕的犯罪嫌疑人1.6萬人,糾正遺漏起訴同案犯5.6萬人。堅決防止錯捕錯訴,對不構成犯罪或證據不足的依法不批捕16.4萬人、不起訴3.3萬人,確保案件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強化對刑事偵查和審判活動的監督,會同公安機關推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實質化、規范化、體系化運行,監督立案5.6萬件、撤案3.4萬件,同比分別上升1.2倍、4.6%。提升刑事審判監督的精準度,提出刑事抗訴5300余件,抗訴采納率74.2%,同比增加6.1個百分點。

  二是提升民事檢察質效,實現有效監督。2023年1至9月,共受理民事檢察案件26.2萬件,同比上升9.7%,將結果監督與過程監督有機結合,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對民事生效裁判提出抗訴2500余件,法院改變190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7700余件,法院裁定再審5500件,暢通司法救濟渠道,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加強對民事審判、執行活動的監督,提出檢察建議10.4萬件,同比上升15.2%,檢察建議采納率均接近95%,切實保障民事法律統一正確實施。

  三是強化行政檢察履職,以有力監督助力法治政府建設。2023年1至9月,依法辦理行政訴訟監督案件近6萬件,對認為確有錯誤的行政裁判提出抗訴130余件、提出再審檢察建議300余件。積極探索行政違法行為監督,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如廣東省深圳市檢察機關探索“行政違法監督+政府合規建設”模式,以“檢察之治”助推“灣區之治”。推動構建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銜接制度,穩妥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督促行政執法機關向司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200余件;對應受行政處罰的被不起訴人,提出檢察意見、移送主管機關處理4.5萬件。

  四是精準、規范開展公益訴訟,推動訴源治理。2023年1至9月,共立案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5.2萬件,同比下降1.8%,表明各級檢察機關落實“規范立案”“精準辦案”“提升質效”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要求成效明顯。在新業態新領域進一步深化探索,辦理“4+10”以外的新領域案件1.7萬件,公益訴訟履職范圍不斷拓展,公益訴訟制度效能充分釋放。對于訴前檢察建議解決不了的問題,依法起訴,共提起行政公益訴訟8500余件,同比上升3.4%,積極通過“訴”的確認推動類案治理、訴源治理。

  問:新征程上,檢察機關堅持“人民至上”,通過“依法一體履職、綜合履職、能動履職”,在運用法治力量維護社會穩定、參與社會治理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取得了什么成效?

  案管辦負責人:全國檢察機關更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機制,著眼于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推進檢察工作提質增效,充分運用法治力量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一是堅持一體履職,依法履行追訴犯罪職能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樹牢“一盤棋”意識,全面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保障法律統一正確實施。2023年1至9月,共批準和決定逮捕各類犯罪52萬人,起訴118.2萬人,同比分別上升32.4%、15.3%。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持打早打小、露頭就打,起訴涉黑惡犯罪8300余人;從嚴懲治嚴重暴力犯罪,起訴4.2萬人。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秩序持續向好。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凝聚履職合力,如四川省武勝縣檢察院在辦理嘉陵江非法捕撈水產品案時,以“刑事+公益”“檢察+行政”“專家+群眾”“上游+下游”工作模式,推動嘉陵江生態保護共建共護共享。

  二是積極綜合履職,在特定領域加強全方位司法保護。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檢察、知識產權檢察保護等領域強化綜合履職,將各項檢察職能不是簡單地進行“物理組合”,而是“化學融合”,形成“1+1>2”的工作合力。2023年1至9月,在審結的未成年人案件中,已綜合履職1.3萬件,綜合履職適用率18.8%。在審結的知識產權案件中,開展綜合履職530余件,持續推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一體解決刑事責任追究和民事追責;對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同時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開展公益訴訟。

  三是依法能動履職,以訴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注重探索從源頭預防化解糾紛矛盾,將犯罪預防延伸至犯罪發生前。2023年1至9月,共制發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8萬份,有效推動行業治理、系統治理。推動檢察建議從“辦理”向“辦復”轉變,制發的社會治理檢察建議采納率達92.3%;檢察機關持續緊盯、跟進落實,以跟進監督的“韌勁”增強監督剛性,及時督促、支持幫助被建議單位開展整改工作。積極穩妥推進涉案企業合規工作,自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共辦理企業合規案件7800余件,對整改合規的2800余家企業、6100余人依法作出不起訴決定。

  四是做實檢察為民實事,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群眾信訪件件有回復制度,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2023年1至9月,共接收群眾信訪64.6萬件,同比上升6.1%;其中重復信訪17.7萬件,占27.4%,減少3.8個百分點。在辦案中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對爭議大、有影響的不捕、不訴、信訪積案,開展公開聽證14.2萬件。結合司法辦案,救助因案致貧的受害方5.8萬余人5.3億元。注重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對權益受損不懂或不敢起訴的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等,支持提起民事訴訟5.8萬件,同比上升13.6%。

  問:針對刑事犯罪結構發生變化、輕微刑事犯罪占較大比例的現狀,今年以來檢察機關在推進輕罪治理體系的司法實踐探索中有哪些做法?

  案管辦負責人:二十余年來,刑事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比例從1999年的45.4%降至2023年1至9月的17.2%,犯罪結構呈現明顯的輕罪化,社會治理進入新階段。全國檢察機關高度重視和加強輕罪治理體系的理論研究和司法實踐探索,以檢察擔當助力輕罪治理現代化。

  一是準確把握寬與嚴的辯證關系,科學確定出入罪標準。充分考慮具體案件的危害程度和犯罪情節,2023年1至9月,對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犯罪嫌疑人不批捕21.5萬人、不起訴36萬人,依法做到“寬嚴有據、寬嚴有度、寬嚴相濟”。推進非羈押強制措施的適用,開展羈押必要性審查12.5萬件,確保逮捕措施規范精準適用。織密輕罪治理責任網,對不起訴案件向行政機關等有關主管機關提出行政處罰等檢察意見4.5萬件,督促追究被不起訴人的行政責任,實現刑事處罰與行政處罰有效銜接。

  二是繁簡分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將繁簡分流工作前延至偵查環節,2023年1至9月,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提前介入14萬件,同比上升3%,在引導取證的同時,提出后續捕訴分流的建議。繁案精辦、簡案快辦,一審公訴案件平均辦案時長44.6天,在案件量同比上升21.3%的情況下,辦案時長減少3.2天,通過提升辦案效率減輕當事人訟累。充分發揮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效能,認罪認罰適用率達到90%以上,適用速裁程序28萬件,同比上升19.8%,從快、從簡、從寬的處理模式推動刑事訴訟模式向更有利于國家治理現代化方向轉型。

  三是注重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2023年1至9月,開展刑事和解5.4萬件,追贓挽損12.6萬件,把化解矛盾、修復社會關系貫穿檢察辦案全過程,促進社會內生穩定。嚴格落實《關于依法妥善辦理輕傷害案件的指導意見》,對涉嫌故意傷害罪且情節輕微、社會危害不大、已達成刑事和解的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決定1.4萬人。做實做細不起訴“后半篇文章”,在正面回應受害者訴求的同時,解決“不刑不罰”問題。注重運用生態修復、合規承諾等非刑罰處置措施,柔性懲戒模式推動構建輕罪治理體系的“修復性司法”建設。

  四是有效開展犯罪預防,更好實現治罪與治理并重。將輕罪治理延伸至輕罪發生前,2023年1至9月,在辦理刑事案件中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1.1萬份。如山東省檢察機關針對房屋市政工程領域安全生產事故集中多發的問題,梳理近年來事故情況后向省住建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強化安全監管和風險防范,預防和減少類似案件發生。強化法治宣傳,達到“辦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效果。

  問: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檢察機關在新時代網絡法治工作中肩負更重責任,今年4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網絡法治工作的意見》以來,如何通過積極履職更好服務保障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

  案管辦負責人:加強新時代網絡法治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網絡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檢察機關依法能動履行法律監督職責,以檢察工作現代化融入和助力網絡法治工作現代化,多方位為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是聚焦維護網絡安全,筑起網絡安全“防火墻”。依法嚴懲危害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犯罪。加大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司法保護力度,2023年1至9月,依法嚴懲網絡黑客非法侵入、非法控制、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等犯罪,起訴近1000人。推動壓實網絡運營者、數據處理者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起訴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1300余人;立案辦理網絡治理領域公益訴訟100余件。

  二是聚焦人民群眾安全感,全鏈條懲治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網絡犯罪。2023年1至9月,針對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態勢,結合“斷卡”“斷流”“拔釘”等專項行動,依法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及關聯犯罪,起訴電信網絡詐騙3萬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10.4萬人,同比分別上升46.9%、12.3%。嚴懲利用網絡手段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起訴2300余人。充分履行檢察公益訴訟職能,織牢個人信息安全“防護網”,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領域公益訴訟案件5200余件。依法嚴懲“網絡暴力”“按鍵傷人”,凈化網絡輿論環境。

  三是聚焦數字市場和數字產業,以法治手段保障數字經濟做大做強做優。2023年1至9月,聚焦電商平臺監管漏洞,打擊網絡銷假制假、食品藥品安全等犯罪,起訴1700余人。加強網絡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起訴利用網絡實施的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960余人;強化商業秘密保護力度,受理侵犯商業秘密罪同比上升1倍。加大對電商消費者、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司法保護力度,立案辦理新業態勞動就業者公益訴訟案件,如貴州省天柱縣檢察院針對電子商務公司未保護員工合法權益問題,向當地人社部門制發訴前檢察建議。

  四是更新履職監督模式,融合助力網絡法治現代化。堅持綜合履職,推動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線索移送,2023年1至9月,檢察機關內部移送線索1.5萬件,以檢察綜合履職的整體效能實現對網絡空間的綜合司法保護。堅持一體履職,針對網絡犯罪案件跨地域、涉眾型、鏈條化特征,加強縱向指導和橫向協作,形成打擊網絡犯罪的內部合力;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探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違法犯罪線索,如北京市昌平區檢察院構建涉“兩卡”案件漏犯漏罪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并在全市推廣使用,目前已深挖關聯案件100余件,認定職業收販卡團伙近20個,追捕追訴收販卡人員100余人。

  問:婦女兒童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尊重婦女、保護兒童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檢察機關采取了哪些舉措維護婦女兒童權益?

  案管辦負責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婦女是重要力量,兒童是未來生力軍。檢察機關強化部門協調配合,注重對婦女兒童權益的全方位保護、對侵害婦女兒童權益問題的全鏈條治理,筑牢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法治屏障。

  一是從嚴懲處侵犯婦女兒童權益犯罪。2023年1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履行追訴犯罪職責保護婦女兒童生命健康、人身自由、人格尊嚴,起訴強奸、猥褻、侮辱等性侵婦女兒童犯罪3.9萬余人;起訴家庭暴力犯罪400余人,以嚴厲司法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護的堅強后盾。踐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從嚴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捕4.1萬人、起訴4.6萬人,不捕率、不訴率遠低于整體刑事犯罪;積極參與校園安全專項整治,共起訴校園暴力和欺凌犯罪260余人,同比下降47.5%。

  二是立足法律監督職能,做好支持起訴、監護監督等工作。2023年1至9月,充分運用提供法律咨詢、協助收集證據、提出支持起訴意見、協調提供法律援助等方式,辦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訴案件4500余件;為受侵害婦女起訴提供幫助1.1萬余件。運用司法手段督促監護人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對于符合撤銷監護人資格條件的,檢察機關支持個人、單位起訴67件,撤銷監護人資格69件;開展督促監護令工作,制發督促監護令8.5萬份,發揮家庭教育、家庭監護在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充分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織密織牢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防護網。2023年1至9月,聚焦婦女兒童權益保護重點,圍繞婦女平等就業、消除家暴、人格尊嚴等方面,辦理婦女權益保障公益訴訟案件1300余件;圍繞旅館入住、煙酒彩票銷售、校園及周邊安全等問題,辦理涉未成年人公益訴訟案件1.3萬件。

  四是深入開展司法救助,強化婦女兒童權益保障的綜合治理。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積極為婦女兒童提供救助幫扶,深入開展“關注困難婦女群體,加強專項司法救助活動”,2023年1至9月,對婦女開展司法救助1.1萬件,對未成年人開展9100余件。做好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銜接工作,協調社會保障、醫療保障630余人,解決就業困難、教育困難、協調技能培訓500余人。不斷創新法治宣傳教育形式,針對未成年人保護開展法治巡講1.3萬余次,法治講座3.6萬次,有力增強兒童法治意識和維權能力。

打賞

取消

感謝您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掃碼支持
掃碼打賞,你說多少就多少

打開支付寶掃一掃,即可進行掃碼打賞哦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

欄目分類
Copyright ? 2021 早報網 版權所有
蘇ICP備2024138443號

蘇公網安備32130202081338號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早報網觀點。如您發現內容涉嫌侵權違法立即與我們聯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對其相關內容進行刪除。
早報網登載文章只用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早報網》官方網站:www.m.mfzxfx.com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To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泾川县| 义乌市| 西乡县| 曲松县| 天镇县| 河间市| 乐都县| 裕民县| 四子王旗| 房产| 太和县| 余江县| 什邡市| 洪雅县| 红原县| 岐山县| 昌宁县| 醴陵市| 珠海市| 绩溪县| 论坛| 新和县| 旬阳县| 夏津县| 安新县| 平塘县| 孝昌县| 兴城市| 石门县| 元氏县| 江达县| 额济纳旗| 屏东市| 上虞市| 昌黎县| 金川县| 隆林| 宁晋县| 佛教|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