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境外申請“破產保護”,影響幾何?
近期,恒大集團、融創集團在美元債重組過程中相繼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有人擔心,此舉可能造成境外投資人優先于境內投資人得到賠償,并對境內保交樓進展造成影響。相關房地產企業申請在美國“破產保護”究竟影響幾何?一起來看本期快問快答→
問:相關房業申請在美國“破產保護”,會對國內投資者造成影響嗎?
答:美元債屬于“劣后”受償,一般來說,境外美元債承擔了更多的風險,有更高的風險溢價。
高和資本執行合伙人、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不動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以升告訴記者,在具體項目中,美元債、境內債、購房者保交樓等各方面的風險承擔和受償原則與交易結構、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具體商務條款有關。在一個合格的融資合同中,上述清償順序的約定會比較清晰。
由于法律上受償的“劣后”性質,出險的國內房企美元債清償順序會在普通債務之后。根據民法典及有關司法解釋規定,涉事房企償債順序為消費型購房者>建筑工程價款>擔保債權>普通債權>股權。在主流美元債發行方式下,境內房企只有在償還全部債務且仍有盈余情況下,才能以“剩余股權”形式歸還境外控制人債務。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副研究員潘圓圓認為,離岸債違約有可能間接推高涉事企業借貸成本,企業發行境外債等使用境外資金的方式占比不大。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房地產企業上下游關聯度較高,涉及的行業企業不少,相關影響更多集中在企業境內債務的處理方面??陀^上看,發債主體在境外并沒有企業經營和形成資金的能力,償還境外債仍需要依靠其在境內的生產經營,也要按照相關法律要求,避免資金的非正常外流和轉移。
問:破產保護等于破產清算嗎?
答:破產保護不等于破產清算。東北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于左表示,破產保護與破產清算是兩個既有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概念。其主要區別在于企業是否能夠繼續運營。
宣布破產的企業其全部業務必須立即完全停止,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將所有可賣的資產變現以償還債務。而申請破產保護的企業可以繼續運營自己的業務,企業通過法律手段防止債權人通過訴訟和執行程序將企業資產變現,爭取重組或盈利以避免破產。
問:面對境外債違約風險,相關企業和投資者有哪些注意事項?
答:周以升認為,對于發債企業,需控制其整體杠桿率,管控財務風險。尤其是對境外債,企業要充分認知其匯率風險,充分評估境外再融資市場的波動,守住底線。對于投資人,債券違約的教訓會讓投資者更青睞穩健的、低杠桿的企業。
短期看,還要充分關注債券違約的道德風險。由于房地產產業鏈非常復雜,無論是投資人還是監管層都應該關注關聯交易事項,包括運營上的關聯交易以及財務資金往來上的關聯交易。在風險處置過程中,股東應該遵紀守法,將保交樓和債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長遠看,需重新評估房地產企業對境外融資的過度依賴。于左建議,有必要從法律法規層面加強對境內企業發行境外債券融資的立法,防止企業利用法律漏洞鉆空子謀取不當利益。
?。ㄓ浾撸╂骆隆〔邉潱f政 郎冰)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