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亞殘運會火炬手:感受到社會對殘障人士更開放 更平等 更包容
中新網杭州10月19日電(王瀟婧)10月19日,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火炬傳遞建德站起跑儀式在杭州建德“兩館兩中心”(博物館、圖書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和青少年活動中心)廣場進行。火炬手“無臂蛙王”何軍權在參與完傳遞后表示,從“殘廢人”到“殘疾人”再到“殘障人士”,從稱呼的變化能感受到社會對于殘障人士更開放、更平等、更包容。
據悉,本次火炬傳遞路線以“幸福宜居之城、文旅共富樣本”為主題,總長7.6km,從建德市“兩館兩中心”出發,沿兩岸青山、一江碧水傳遞,經白沙大橋、新安江大橋、夏日冬泳基地、新安江水電站等重要節點,至新安江水電站纜索橋南側小廣場收火,共有128棒火炬手參與傳遞。
亞殘運會火炬手中不僅包括殘疾人運動員、教練員以及其他行業的殘疾人代表,還有大量熱心助殘事業、弘揚體育精神、為實現杭州亞殘運會愿景貢獻力量的各界人士。
當日,亞殘運會火種入場,火種護衛引燃火炬,遞交建德市委書記富永偉。富永偉將火炬授予第一棒火炬手、被稱為“慢飛天使”的朱以靈。雖然身有缺憾,他卻敢于直面生活的挑戰,曾多次代表浙江特奧足球隊參加全國特奧會。2019年,他作為中國特奧男籃隊長,率隊參加阿布扎比夏季特奧會,并奪得銀牌。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火炬傳遞,非常榮譽和自豪。”完成傳遞任務后,朱以靈難掩激動地用英語宣介杭州,“美麗的杭州歡迎你們!Welcome to Hangzhou.It's a beautiful city!”
火炬傳遞現場,當地民眾以擁有600多年歷史的非遺表演《嚴州蝦燈》,以及畬族民俗表演迎接火炬傳遞。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外,建德也是中國最早發展“大棚草莓”種植的縣市之一,被譽為“中國草莓之鄉”。火炬手“莓農”李建偉讓“建德草莓”走出國門,填補了烏茲別克斯坦冬季草莓市場的空白。
談及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李建偉覺得意義非凡。“這是對自己深耕草莓種植領域30余年的肯定,也能為更多‘農二代’‘創二代’起到榜樣作用,讓他們看到‘小草莓’也能有‘大天地’。”
當火炬手何群跑上新安江水電站下游的第一座橋――紫金一橋時,背后是新安江大壩。她作為當地的一名盲人按摩師,堅持志愿服務長達26年,帶領30余名視力殘疾人組成“暖手”志愿服務隊,累計參加志愿服務活動近萬小時。
“做志愿者讓我很開心,很有獲得感和成就感,未來還會帶動更多的殘疾人去這樣做,鼓勵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何群表示,如今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有很多盲道、殘疾人廁所以及無障礙電梯等,“能夠感受到社會對于殘疾人更加開放、平等和包容。”
隨著綿綿細雨,新安江氤氳升騰。火炬傳遞逆流而上,江面龍舟隊劈波斬浪,與火炬手們同頻共振,將自強不息的精神傳遞給更多人。
據介紹,結束在建德站的傳遞后,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火炬將在下一點位杭州市桐廬縣進行傳遞。本次杭州亞殘運會火炬傳遞彰顯“陽光、和諧、自強、共享”的辦賽理念,展示殘疾人事業、殘疾人運動發展成就,展示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推動中國特色殘疾人事業不斷向前發展。(完)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