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鉆石市場回暖信號強,投資潛力待釋放
天然鉆石作為愛情的象征,長久以來在消費者心中占據著特殊地位。而從行業視角來看,它更是具備長期抗通脹與強保值能力的優質品類。近日,天然鉆石市場的積極信號不斷釋放,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其將迎來回暖。
在近期上海鉆石交易所與天然鉆石協會共同舉辦的行業報告會上,一組數據格外引人注目。自2007年起,天然鉆石原石價格已累計上漲37%;過去35年間,天然鉆石成品價格年均增長率約達3%。不過,過去兩年全球鉆石市場遭遇了價格與銷量的雙重下滑。
對此,相關負責人解釋,這其實是相對的調整。2021 - 2022年,全球鉆石產品價格曾大幅上揚40%,隨后因印度切割行業庫存積壓,以及該市場板塊營運資本融資成本成倍增長,價格出現了階段性回調。同時,庫存儲備量居高不下,毛坯鉆采購量減少,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價格的波動。
事實上,從長遠來看,鉆石價格穩步增長的趨勢依舊穩固。這一趨勢的背后是天然鉆石儲量的有限性。上海鉆石交易所發布的鉆石投資潛力概覽顯示,近幾十年來,隨著現有儲量逐漸枯竭,且幾乎未發現大型礦藏,鉆石年產量持續下滑。21世紀前期,年產量在1.6億至1.8億克拉之間,而到2024年,已降至1.10億克拉。
投資級鉆石更是被視為抵御市場波動、經濟危機和經濟衰退的保值利器。傳統意義上,重量、顏色、凈度和切工質量均達到罕見等級的天然寶石才屬于投資級鉆石。在全球交易平臺上,尺寸超過2克拉的鉆石占比不超過1%。
“我們多次見證鉆石市場出現類似的價格波動。此次下跌中,投資級鉆石,尤其是5克拉以上的,受影響最小。目前其價格水平對潛在投資者極具吸引力。”上海鉆石交易所總裁林強表示。根據概覽中引用的BCG數據,鉆石價格指數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每年增長3% - 5%,2027年后增長將更為強勁。鑒于毛坯鉆石短缺問題逐漸顯現,投資級鉆石的升值潛力巨大。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珠寶市場,占全球珠寶消費的35%,但鉆石珠寶在中國珠寶市場中的貨幣份額相對較低,僅占珠寶銷售收入的9%,而美國這一數字為60%。不過,市場回暖的跡象已現。上海鉆石交易所市場拓展部經理徐熙給出的數據顯示,2025年1 - 7月,通過鉆交所海關報關的一般貿易項下成品鉆進口總重量為117.88萬克拉,同比增長93.8%,進口總額為3.79億美元,同比增長43.5%。這一趨勢反映出全球市場需求的回升,也為鉆石市場的未來發展注入了信心。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步回暖,天然鉆石有望再次綻放璀璨光芒,為投資者和消費者帶來更多機遇與價值。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