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29萬畝!廣西耕地總面積多年來首次實現凈增加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6日訊(記者 朱映伊 通訊員 黃尚寧)5月16日上午,“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發布主題是“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職能作用,全力保障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
黨的二十大以來,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認真落實自然資源“兩統一”核心職責,推動2022年全區自然資源工作圓滿收官、2023年工作實現良好開局,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提供了堅實的自然資源支撐和保障。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年,通過出臺支持產業振興、服務經濟穩增長32條“松綁+創新”政策,我區保障了平陸運河先導建設工程等大批重大項目高效落地,全年共統籌保障用地指標49.09萬畝,是2021年的3.2倍;獲批建設用地78.32萬畝,同比增長332%,其中獲國務院批復重大項目用地92個,獲批項目數、總面積居全國第一。
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高質量謀劃2023年全區自然資源工作,明確了加強要素保障服務高質量發展、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著力擴大自然資源惠民成效等重點工作。該廳深入實施重大項目用地“分級分類”、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用地“三方聯動”服務保障機制,加大87個急需開工建設重大項目用地保障服務力度,自然資源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先后核發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工程等116個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總面積8.4萬畝,同比增長22%;獲批準建設用地6.5萬畝。
我區堅決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在全國率先從省級黨委、政府層面全面推行耕地保護田長制基礎上,2022年建立自治區、市、縣、鄉鎮、村五級“田長+網格員”組織架構體系,共設置各級田長2.8萬名、網格員15萬名;自治區、市、縣、鄉鎮全部成立田長制辦公室,率先實現“田長辦全覆蓋”。全區耕地總面積多年來首次實現凈增加,預計凈增加29萬畝。大力推進補充耕地項目實施,2022年核定入庫新增耕地數量5.86萬畝、水田規模23.4萬畝、糧食產能9488萬公斤,連續23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2022年,自然資源廳會同自治區相關部門和各市按時保質完成了“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妥善解決了一批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空間矛盾沖突問題,重點保障了26個重點工業園區、平陸運河經濟帶等重大戰略合理發展用地空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中央支持我區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共9個,包括左右江流域、桂林漓江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及7個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共獲中央財政資金支持54.94億元。目前,有5個項目處于完工收尾階段,4個項目正在施工建設中。2023年,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繼續加強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實施督導工作,目前83個子項目已有2個組織驗收,52個子項目已開工。此外,還將扎實推進62個國家級、自治區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建設進度,完成17個國家級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報自然資源部備案工作。
隨便看看: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