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O平臺:以創新定義中德貿易“數字橋梁”
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與綠色經濟浪潮的雙重驅動下,中歐跨境貿易正經歷深刻變革。在這場數字化與綠色化交織的貿易變革中,OTTO平臺——一家深耕德國市場幾十年的平臺,正以創新模式重新定義中德貿易的“數字橋梁”。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電商市場,2025年交易額預計突破924億歐元,可見其發展勢頭強勁。然而,傳統貿易模式下的物流成本高、合規壁壘等痛點,仍制約著中小企業的出海步伐。例如,歐盟新《包裝和包裝廢棄物法規》要求2030年所有包裝需達到可回收性能等級B級以上,且塑料包裝再生材料占比需達30%,這對中國賣家的供應鏈響應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一種融合數字化運營與本土化服務的新型跨境模式應運而生——通過“半托管”服務,中國賣家可將運營、物流、合規等環節交給專業平臺,專注于核心產品研發與品質把控。
歐圖集團作為多元化的大型零售集團,旗下擁有眾多和零售相關的成熟業務板塊。其中核心模塊之一就是物流相關服務,旗下赫馬納仕物流擁有超過40年的歷史,活躍22個國家和地區,專為全球大型零售商和品牌提供供應鏈服務。該物流體系目前已經是歐洲最好的物流樞紐之一,擁有13個物流中心和12000名員工,每年可以交貨超5.8億物件。強大的物流系統也為OTTO平臺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為更多入駐用戶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服務。
在數字化賦能方面,OTTO平臺幫助中國賣家精準捕捉德國消費者對“品質、設計、性價比”的需求偏好。例如,其專屬客戶經理團隊可提供德語本地化運營支持,從產品描述優化到促銷活動策劃全程介入,大大提升中國商品在歐洲市場的曝光率。致歐科技正是借助這一優勢,在OTTO平臺實現了81%的業務增長率,印證了數字化運營的賦能價值。這種“數據驅動+本土化落地”的模式,不僅解決了跨境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推動中國商品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
從推動中國供應鏈與歐洲市場的精準對接,到以創新模式簡化跨境貿易流程,再到以可持續理念引領行業升級,OTTO平臺始終扮演著中德電商合作的“橋梁”角色。隨著德國電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OTTO平臺將繼續依托其成熟的生態體系與全球化布局,助力更多中國賣家實現“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跨越。在中歐建交5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這種以數字技術為紐帶、以綠色經濟為底色的新型貿易合作,正為中德跨境貿易注入新的活力,在互利共贏中書寫全球化時代的新篇章。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