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實施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
為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堅實支撐
我區實施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
確立“增加大田用種量、增加塑盤數、增加拋插秧密度和增加有效穗數四大途徑”的合理密植技術路線
計劃每年實施水稻增密增穗面積1000萬畝,力爭全區水稻每年平均單產較上年提高2公斤以上
近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出臺《廣西水稻增密增穗三年行動方案》,計劃每年實施水稻增密增穗面積1000萬畝,力爭全區水稻每年平均單產較上年提高2公斤以上,為糧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堅實支撐。
《方案》確立“增加大田用種量、增加塑盤數、增加拋插秧密度和增加有效穗數四大途徑”的合理密植技術路線,明確了兩個行動目標:全區每年實施水稻增密增穗面積1000萬畝,其中早稻500萬畝、晚稻500萬畝的面積目標;到2026年,力爭示范片水稻單產較2023提高5%以上,力爭全區水稻每年平均單產較上年提高2公斤以上。
《方案》明確推進全區水稻增密增穗行動的重點措施和保障措施,成立行動協調領導小組,統籌項目資金,扎實推進增密增穗行動全面開展。以抓好示范創建、確保技術到位、抓好培訓宣傳、推進社會化服務、加強防災減災五大措施為重點,有力開展增密增穗行動,并明確相應技術路徑。
《方案》細化實施水稻增密增穗技術要點:優化品種搭配,防范寒露風影響,針對不同時期、地區、田塊類型,選用不同的水稻品種;適當稀播勻播,提高塑盤秧質量,培育壯秧,注意防護育秧,適齡移栽;工廠化育秧,突出培育壯苗;提高整田質量,適當增加拋插密度;強化田間管理,促進分蘗成穗,科學運籌水肥,綠色防控病蟲,因地施策,混合噴施,促單產提升。
為落實水稻增密增穗行動各項工作,自治區農業農村系統將從加強種子保障、秧苗保障、農機保障等方面發力,通過項目引領、政策扶持等方面推動,通過開展培訓指導、包市包片巡回服務等舉措,抓好大面積示范推廣,提高技術到位率。通過制作合理密植小手冊、技術明白紙、小視頻等方式加強宣傳報道,形成推動合理密植的生產氛圍,確保水稻增密增穗技術落地見效。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