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南粵田野繁花似錦勃勃生機秋實可期
春回大地,豐饒的南粵田野不斷上演著繁花似錦。剛剛送走凌寒開放的李花,桃花、油菜花趁著天氣回暖熱熱鬧鬧地開了。接連不斷的花事給農民帶來豐收的憧憬,也給游人帶來發現的驚喜。花開之處,是忙碌、希望和勃勃的生機。

梅州
柚花飄香惹人醉
記者丘銳妮報道:“春融百卉茂,素榮敷綠枝。”眼下梅州各地柚園里的柚花次第綻放,明媚春光里滿溢清幽花香。
在梅縣區松口鎮蓬下村的柚園里,縷縷清香包裹著三五成簇的小白花,它們在柚樹的綠色枝葉中,或含苞待放,或燦爛盛開,宛若白玉雕成的串串鈴鐺,清新脫俗。
“這樣一簇花只留這幾朵花蕾,減少養分的消耗,達到壯花保果的目的。”柚農賴世忍介紹道,從2月下旬開始,他們就對柚花花蕾進行疏花管理,讓養分集中在選好的花蕾上,“這幾天開始對盛放的柚花進行授粉。”說著,賴世忍拿起蘸著花粉的“授粉器”,將花粉點授在盛開柚花的花蕊上。
據了解,由于金柚的自花結實率低,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柚農都會對金柚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一般選用不同品種的柚花對金柚進行授粉,親和力比較好,結實率比較高。”梅縣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廖國英說。
在“中國蜜柚之鄉”大埔縣,蜜柚正處于現蕾期和始花初期,潔白如雪的花朵點綴在綠葉間,煞是可愛。作為農業大市,梅州全市柚類種植面積65萬畝。2019年以來,梅州市農林科學院茶葉研究所通過選用具有濃郁花香的新鮮柚花和滋味醇厚的嘉應茶,用適當比例和方法經過拌和、窨制、通花、起花、干燥等工藝加工,開發出了柚花綠茶、柚花紅茶和柚花單叢茶等產品,將疏花浪費的柚花變成“特色產品”,也讓柚農多了一筆收入。
據了解,“柚花茶加工技術”已入選廣東省主推技術。梅州通過柚花茶加工技術成果轉化應用,以示范帶動5萬畝茶園生產柚花茶來計算,嘉應茶和梅州柚的年新增純收益可達8億元以上。
河源連平
花為媒帶動“桃”經濟
記者吳奕鎮攝影報道:近日,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多個桃園基地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游客在這里賞桃花、品美食,享受大自然賦予春天的這份“粉色浪漫”。盛開的桃花帶來的不僅是一幅美景,還帶動了當地的文旅產業,在一個月左右的觀賞期內,連平的村民或忙碌于餐飲業、民宿業待客,或張羅著制作文創產品,趕在這一波賞花高峰期售出增加收入。
連平縣被譽為“中國鷹嘴蜜桃之鄉”。據統計,目前該縣有鷹嘴蜜桃種植戶約7800戶,種植面積6.8萬畝左右,預計2024年總產量達11.2萬噸,年產值約16億元。連平縣近年來打造的“十里桃花、萬畝桃園”旅游產業品牌更是“火爆出圈”,“三月賞花、七月品果”已成為連平最亮麗的名片。
上坪鎮作為連平鷹嘴蜜桃的主產區,擁有全國最大的鷹嘴蜜桃種植基地。上坪鎮古坑村種桃約10366畝,近年來,當地利用連平縣出臺的鼓勵發展鷹嘴桃種植政策等優勢,通過“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提供農業服務、運營銷售,帶動村級合作社、家庭農場及655戶桃農增收致富。
連平縣文廣旅體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連平桃花旅游文化周期間,超50萬人次游客赴當地賞花踏春,桃花不僅提升了連平的知名度、影響力,也帶動了境內門票、餐飲、住宿、農產品的銷售,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未來,連平縣將深入挖掘桃文化內涵,把“中國鷹嘴蜜桃之鄉”打造成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桃文旅品牌。
韶關
油菜花開美田疇
記者歐陽志強,通訊員徐俊佳、羅林濤攝影報道:人間三月芳菲始,桃紅李白菜花黃。在韶關市新豐縣馬頭鎮張田坑村,300多畝油菜花正值盛放期,花開成海,花香醉人,金色浪漫點亮初春,游客和農人徜徉在花田里。
遠遠望去,高低錯落的大片油菜花隨風搖曳,詩意盎然的田園風光令人流連忘返,阡陌屋舍星羅棋布點綴在徐徐鋪展開來的金黃畫卷上。走近觀賞,油菜花站姿筆挺,精神抖擻,鵝黃色的花瓣顯得格外嬌嫩動人。
游客歐陽美芝說:“我從連平縣過來,這里環境比較廣闊,一片都是花海,很好看,可以和朋友散心,也可以和姐妹在這騎自行車玩耍,心情很愉悅。”
據了解,這片油菜花是由馬頭鎮煒仁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種植,總面積達300余畝,合作社負責人表示,希望用心打造好環境,吸引更多游客、鄉賢前來觀光,提升張田坑村的形象和知名度。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