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磨萬擊還堅勁――河北鋼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發展紀實
鋼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數據中心。武小凱攝(中經視覺)
原料鋼在自動化生產線上經過切割成段、鍛打成球、精整成型、淬火冷卻等工藝后,定型成一個個光潔的鋼球,被運送至自動裝球平臺完成包裝……走進位于河北省邯鄲市的鋼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鋼諾”)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呈現在眼前。
“我們主要研發生產礦用球磨鋼球,年產量20多萬噸,應用于礦山采選、水泥、電力等領域。今年以來,產品供不應求,訂單已經排至年底。”鋼諾董事長馮紅喜告訴記者,近年來,公司通過加大研發力度,不斷破解技術難題,研發新產品,穩步拓展市場,逐步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生產過程智能化
在鋼諾智能化生產車間,操作人員登錄MES(制造執行系統),按照生產計劃下達派工任務,每條生產線根據指令開始運轉。
“以前,任務單都由工作人員一項項核對后在紙上登記,不僅易出錯,還費時間。”馮紅喜說,“通過打造數字化智慧平臺,公司對生產線進行全程管控,基本實現工單無紙化、生產線無人化,不僅省事、省時,而且數據采集更精準、高效。”
近年來,鋼諾不斷加大投入,大力推動生產裝備現代化、生產線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過去,公司從高校實驗室引進了一批設備和儀器,但在實際應用中發現,這些設備與公司設計的質量標準有不小差距。于是,公司專門成立了技術開發團隊,對核心模具、設備結構開展提升改造。“哪怕一個細節不過關,都會影響整個生產流程。因此,我們必須保證每個環節都精準高效。”鋼諾生產中心設備總工馬續勛說。
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技術開發團隊經過認真分析研究,決定對設備進行分割改造。比如,對于鋼球成型智能設備中的送料機械手,技術人員將其拆成夾具、熱成像、測溫等不同分塊,對每個分塊都進行反復試驗和數據調整,再重新組裝,從而開發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設備。
生產線升級改造后,從原鋼進爐到鋼球成品完成包裝,整個生產流程只需要十幾個小時。在此基礎上,鋼諾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平臺以及中國聯通的信息化系統,建立功能完備的數據中心,對生產線持續開展智能化升級。如今,工人通過數據平臺可以隨時查看每一批訂單的用料量、每一個鋼球軋制的溫度。
“智能化生產線可以及時發現生產中的問題,并根據數據分析進行智能優化,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生產效率提升約80%、產品合格率達到100%。”馬續勛說。
隨著多條生產線設備互聯互通,從訂單生成到原材料進廠入庫、生產制造,再到倉儲管理、出庫配送,鋼諾各環節生產設備的工藝參數全部自動采集處理,實現了生產監測、資產管理、人員調度等全過程數字化管控,以及工藝管理、產品質量可追溯。
技術研發高端化
從制造邁向“智造”的過程中,鋼諾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和市場需求變化,以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持續提升磨球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著力研發質量好、性價比高的磨球新產品。
“創新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只有持續開展技術創新,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取得優勢、贏得未來。”鋼諾研發部經理鄭玉龍說,公司與多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產學研合作關系,并組建了高層次研發創新團隊,重點研究球磨鋼球開發和礦山應用技術。
近年來,礦山磨機的直徑迅速增大,但市場上與之配套的磨球產品存在較多問題。“我們發現,礦山使用加大直徑的鋼球,破碎現象嚴重,減小鋼球的直徑后,鋼球磨耗又明顯升高。鋼球消耗量不斷增加,直接影響著碎磨礦效率和經濟效益。”鄭玉龍說。
針對行業痛點,鋼諾與一個院士團隊密切合作,通過對原材料配方、熱處理工藝等開展技術創新,開發出直徑120至140毫米的大規格、高性能磨球新產品。經過多個礦山試驗,公司的新產品破碎率低、耐磨性好,很快在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
“僅這個新產品就獲得熱處理工藝與技術、鋼球專用材料配方等方面共130多項專利。”鄭玉龍說,公司逐年增加研發投入,去年研發投入達3200多萬元。通過持續開發新技術,鋼諾開發出一系列球磨鋼球高端系列產品,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品牌營銷國際化
今年年初,在澳大利亞一座新建礦山選礦車間,有幾名中國人的身影。他們是鋼諾派出的產品外銷專家技術服務團。“我們與當地技術人員組織技術溝通會議,一起研究產品性能,共同制訂產品使用方案,全程跟蹤客戶需求、解決難題。”鋼諾技術服務團領隊趙洪龍告訴記者,開展為期6個月的試驗后,礦山管理者看到使用鋼諾產品能夠提高約20%生產能力、減少約40%采購成本的數據,當即與鋼諾簽訂了長期購銷合同。
近年來,鋼諾以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周到的服務拓展海外市場,產品銷量持續增長。“制造企業要在國際上站穩腳跟,有3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優先解決:產品的國際檢測,品牌的國際注冊,企業的國際服務。”馮紅喜說。
每一個新產品研發出來后,鋼諾都主動送至國際檢測機構檢測認證。目前,公司主要產品先后通過多個國際實驗室檢測,質量處于行業先進水平。與此同時,公司加快產品海外注冊進程,在多個國家注冊了商標,大幅提升了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在競爭激烈的礦業耐磨鋼球市場中,要想占得一席之地,除了比拼價格、質量,還要看誰能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公司堅持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同步發展,專門成立了海外子公司,組建礦山技術服務團隊,為國際客戶在碎磨選礦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鋼諾國際貿易部經理陳松說,“優質服務加上優質產品,是公司快速拓展海外市場的秘訣。”
隨著規模持續壯大,鋼諾經濟效益以年均5000萬元的速度增加。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6億多元。“今年,我們制定了2023年至2025年‘一體兩翼三新’的發展戰略,以球磨鋼球為主體,推進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兩翼并進,實施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力爭到2025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馮紅喜說。 (經濟日報記者 宋美倩)
隨便看看: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推薦使用友言、多說、暢言(需備案后使用)等社會化評論插件